紐約醫(yī)院校友會排名 讓我流連忘返的哈佛大學
來源:好上學 ??時間:2024-09-28
今天,好上學小編為大家?guī)砹思~約醫(yī)院校友會排名 讓我流連忘返的哈佛大學,希望能幫助到廣大考生和家長,一起來看看吧!
百度的歷史
百度歷史2003-10-08 11:00
--------------------------------------------------------------
這個人,名叫李彥宏,典型的“海歸”,1999年從硅谷回國創(chuàng)業(yè)。這個公司叫百度,一家做搜索引擎的典型網(wǎng)絡技術(shù)型公司,“百度”兩個字取自辛棄疾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崩顝┖晔前俣裙究偛谩?
李彥宏不平凡——
他在著名搜索引擎google、infoseek、yahoo在網(wǎng)絡世界如日中天的時候,逆風飛揚,回到中國來搞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
他和IT界頭號人物比爾·蓋茨、邁克·戴爾一樣,放棄了唾手可及的“洋博士”學位,輟學經(jīng)商,一舉成功;
他在2000年6月互聯(lián)網(wǎng)的寒冬里,不但一舉拿下新浪、搜狐、網(wǎng)易、TOM的技術(shù)委托大單,而且第二次融資1000萬美金成功。
他回國不到2年,僅憑一個不到百人的公司家底,奪得“2002中國十大IT風云人物”的桂冠。
他創(chuàng)建的百度引擎,三年成名,在中國已經(jīng)堪與google比肩,在某些指標方面甚至超過google,被國際網(wǎng)絡界譽為奇跡。百度的日訪問量,現(xiàn)在已經(jīng)躋身中國網(wǎng)站“四強”。
Google情未了!
2003年6月4日下午4:30,百度總裁李彥宏和市場總監(jiān)畢勝在苦等一個結(jié)果。從創(chuàng)建百度到融資1000萬美元,從*技術(shù)給新浪挖到第一桶金,到搞自己的獨立搜索網(wǎng)站,從8個人的草臺班創(chuàng)業(yè)到100人的“閃電計劃”,李彥宏等的就是一個結(jié)果——是百度好還是Google好?
自從2000年Google推出中文版后,“上帝”像暖風般吹醉了中國人,對“上帝”贊不絕口的,首先就是那些記者和編輯,像劉韌、方興東這樣的“名記”,幾乎逢人便要說“今天你GoGo了沒有?”據(jù)說后來方興東突然不用Google了,原因是,他突然發(fā)現(xiàn),他大名鼎鼎的“方興東”三個字居然在Google上搜不出結(jié)果。
李彥宏要用百度與Google比,“聰明人”一看就覺得是拿雞蛋與石頭比??衫顝┖瓴贿@樣看,他認為百度成“金”了。自2002年年底“閃電計劃”結(jié)束后,他就要求公司的人“絕對不要再用Google,百度已經(jīng)不比Google差!”遇見道上的朋友,李彥宏不好“赤化”別人,就由市場總監(jiān)畢勝“代嘮”:“百度已經(jīng)不比Google差!”據(jù)說被他們“赤化”的朋友,沒有一個認為上當受騙,比較中肯的評價認為,“在中文領域,百度和Google一樣好用了!”。
由中國電腦教育報舉辦的“Google Vs Baidu——兩大搜索引擎對決搜索之巔”萬人公測,在2003年6月4日下午16?30結(jié)束,共計持續(xù)一周時間。在參加評測的10?015名普通用戶中,約55%的人選擇了“Baidu比Goolge好”,10%的人選擇了“Baidu、Goolge差不多”,35%的人選擇了“Google比Baidu好”。
有“謠言”說,這次“萬人公測”有百度幕后公關(guān)的影子;有“觀察家”疑神疑鬼。6月5日的《京華時報》報道:萬人公開評測,百度超越Google;同一天,發(fā)行量很大的《北京青年報》載文說:百度成為中文第一搜索門戶,百度殺進中文網(wǎng)站“四強”,緊跟新浪、搜狐、網(wǎng)易三大“門戶”之后。
記者們喜歡筆下生花是常有的事,坊間總有人“公正”地懷疑某事件的“幕后”,本不奇怪。三年苦練,百度今日能夠被媒體拿來與Google說事,本來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李彥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1998年4月,他與Infoseek技術(shù)總監(jiān)威廉·張一起去澳大利亞布里斯班參加國際互連網(wǎng)大會,與會的就有Google的兩位年輕的創(chuàng)始人。那次會議的來賓有二分之一與搜索引擎有關(guān),李彥宏當時正在Infoseek做技術(shù)主管,大家對他好奇心很重,要求與他交流技術(shù)的人士一個又一個。于是,他們臨時搞了個小型聚會,也就在會議的留言板上把自己的姓名和聚會地點留下,就來了100多人,那個時候,完全就像“西部淘金”。兩位創(chuàng)始人向他提出了很多技術(shù)問題,他也毫無保留地貢獻了自己的研究心得。沒想到,就這么三四年,這兩個家伙的Google像引擎殺手一樣,相繼把Infoseek、Yahoo砍于馬下。李彥宏在硅谷的時候就憋著一股勁,別的國家你摧城掠地也罷,在中國,我李彥宏是要與你血戰(zhàn)到底的。
李彥宏心中有一段Google情未了。2002年春節(jié)后,李彥宏開始隱約感覺到中文搜索引擎的市場已經(jīng)開始成熟,而更叫他開始擔心的是Google在中國網(wǎng)民中的口碑越來越好。一種壓力開始令李彥宏不安——一方面是百度占據(jù)著中國市場80%的份額,另外一方面Google已經(jīng)在國際上成為最主流的搜索引擎。百度如何抵御Google對中國本土的進攻?這些問題無時不在*著他的每一根神經(jīng)。
李彥宏感覺到與Google的決戰(zhàn)就在眼前。
百度必須在技術(shù)上超越Google。
2002年三月,以雷鳴為首的技術(shù)突擊隊成立,李彥宏給這次秘密技術(shù)行動命名為“閃電計劃”。(未完待續(xù))
《百度傳奇》之二——百度“閃電”
1999年圣誕節(jié)那天,當所有東方的、西方的窮人和富人在家祈禱上帝的時候,李彥宏卻穿云破霧要回中國去,很顯然,這一天,飛機上的李彥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數(shù)人離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國的時候,也是圣誕節(jié)。不知是巧合,還是故意,李彥宏事業(yè)中最關(guān)鍵的兩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這一回,他要回國干的搜索引擎業(yè)務,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被西方網(wǎng)民稱為“上帝”的Google。
他決計要成為挑戰(zhàn)“上帝”的人。
百度“閃電”
-本報記者黎和生楊子北京報道
1999年圣誕節(jié)那天,當所有東方的、西方的窮人和富人在家祈禱上帝的時候,李彥宏卻穿云破霧要回中國去,很顯然,這一天,飛機上的李彥宏比地球上的大多數(shù)人離上帝更近。
8年前,他去美國的時候,也是圣誕節(jié)。不知道是巧合,還是故意,李彥宏事業(yè)中最關(guān)鍵的兩天,都和上帝在一起。
而這一回,他要回國干的搜索引擎業(yè)務,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被西方網(wǎng)民稱為“上帝”的Google。
他決計要成為挑戰(zhàn)“上帝”的人。
百度公司真正開張是2000年3月份,除了財務、出納、行政外全是技術(shù)人員,李彥宏和徐勇兼做Sales,專職的技術(shù)人員有5人,其他都是來*的北大、清華的學生。不是不想多招幾個技術(shù)人員,李彥宏感嘆,國內(nèi)真正懂搜索引擎技術(shù)的人才太少,只好一邊干,一邊培養(yǎng)。
李彥宏的新公司選在北大資源樓。這個地方緊鄰北大,和中關(guān)村隔四環(huán)相望,非常適合技術(shù)創(chuàng)業(yè)。他這套選址的技術(shù)是從硅谷學來的,硅谷的很多IT創(chuàng)業(yè)公司就環(huán)繞斯坦福大學辦公,老師和學生*起來方便。早期的硅谷創(chuàng)業(yè)公司,夸張點說,“是踩在特曼教授和他學生的肩膀上發(fā)展起來的!”。
北大資源樓剛好余下兩間房,420在樓道的轉(zhuǎn)角,面積大些,適合技術(shù)人員集中辦公;406正好在樓道的中間,不到20平方米,李彥宏就把財務、行政安排在里面。李彥宏自己的辦公室設在420靠窗處,從窗口斜望去,他當年在北大讀書時住的43號樓一覽無余,每到晚上,43號樓的燈光總能勾起他對大學生活的無限回憶。
北大資源樓被一片綠樹環(huán)抱,樓下的那棵老槐樹少說也有30年樹齡了,那個夏天,知了在這棵樹上炸開了窩,整個晚上不停地鳴叫,像在開一次沒完沒了的研討會。420房整夜亮著燈,有人困了,躺在椅子上就睡;有人實在扛不住睡意,就去廁所洗把臉,回到電腦前接著干;“煙民”們抵抗黑夜的辦法明顯更多,端一把椅子,在廁所旁的過道里吞云吐霧,聽知了唱夜歌。百度就在這么一個校園民謠似的環(huán)境中誕生了,并且用2年的時間一舉拿下了80%的中文搜索引擎市場,2002年初,公司搬到了更加寬敞的海泰大廈。
2002年3月,北京。正是春寒料峭的日子。春節(jié)剛過,企業(yè)里彌漫著過年的余波——
“畢勝,今年回唐山老家過年了嗎?”“Robin?李彥宏的英文名 怎么樣,硅谷的春節(jié)熱鬧嗎?”
李彥宏是在美國過的年,看看老婆和孩子,10天不到,他就匆匆回國了。美國人的“圣誕”節(jié)早就過了,Google這個時候正在加緊他的華語市場擴張。他想起自己1999年圣誕節(jié)回國,決計在本土與“上帝”交戰(zhàn),兩年多來,百度在中國與Google的交手中,功力仍顯不夠。Google在2000年9月推出中文版后,中國至少有500萬網(wǎng)民開始用Google。
百度的新年突然緊張起來,按照李彥宏的意見,以雷鳴為首的“閃電計劃”成員必須在9個月內(nèi)“讓百度引擎在技術(shù)上全面與Google抗衡,部分指標還要領先Google......”
雷鳴是北京大學計算機系2000屆碩士畢業(yè)生,在學校里就小有名氣,按照李彥宏的話說,雷鳴的確是個搜索引擎方面的天才。
雷鳴的“閃電小組”很快行動起來。李彥宏給他們另外還下達了具體指標,要求“閃電計劃”完成后,百度的日訪問頁面(Pageview)要比原來多10倍,日下載數(shù)據(jù)庫內(nèi)容比Google多30%,頁面反應速度與Google一樣快,內(nèi)容更新頻率全面超過Google。
那年夏天,天熱得出奇。
“閃電小組“的成員們除了在技術(shù)上有了巨大的革新,還有了新發(fā)明,他們*了一部遙控玩具汽車,把需要交換的磁盤和文檔放在玩具車上,誰需要什么,就由車運過去,倒省了不少腿腳功夫。還有人*了滑板車,站在滑板上去財務室報賬。“閃電小組”忙中取樂,一團熱火。
2002年8月,李彥宏對“閃電計劃”的進展仍然感覺不滿意,決定自己親自兼任組長,帶領小組成員作研發(fā)。由于他在搜索引擎方面的技術(shù)積累已經(jīng)很深,加之對當時世界的前沿技術(shù)非常了解,他的加盟,確實使“閃電計劃”的進展比原來大幅提高,到2002年12月,老樓下的那棵老槐樹掉下了最后一片葉子,新樓里的“閃電計劃”也終于大功告成,一段忙碌的攻堅歲月塵埃落定。
李彥宏的“閃電計劃”一共15人參與,有人戲稱是“野戰(zhàn)排”,當初有小組成員憂心忡忡,人家Google是800人,一個加強營的兵力,“我們打得過嗎?”李彥宏4月份還在廣安門醫(yī)院住院,他給大家打氣說:“我們是在自己的國家‘打仗’,你們每個人平時不都對Google不服氣嗎?這回真刀真槍干起來了,誰怕誰?”
“閃電計劃”的結(jié)果是輝煌的,在百度,有人悄悄地刪掉了Google的鏈接,理直氣壯地用自己的百度。畢勝率領百度的市場隊伍,白天拜見客戶,晚上拜見媒體,開始了推廣方面的“閃電計劃”。他們要讓每一個中國網(wǎng)民明白,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不比Google差。
“閃電計劃”勝利結(jié)束后,公司沒有召開“慶功會”。李彥宏帶著大家去郊外玩了兩次,算是對大家的犒賞。
百度前面的路還很長,比起硅谷的同行來,李彥宏只是對中國的路更熟一些。
下期請看《百度傳奇》之三——硅谷狂想曲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實不是谷,從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舊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間一塊30英里長、10英里寬的狹長地帶。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灣的一片海洋,為山海所環(huán)繞,這里并不是一個真正的谷,只是在人們想像中是一個“谷”,一個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彥宏離開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從新澤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之路。
硅谷狂想曲
-本報記者黎和生楊子北京報道
在世界IT史上,硅谷是一個神奇的地方。
硅谷其實不是谷,從地域上看,硅谷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是舊金山市和圣何塞市之間一塊30英里長、10英里寬的狹長地帶。此地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脈,面對舊金山灣的一片海洋,為山海所環(huán)繞,這里并不是一個真正的谷,只是在人們想象中是一個“谷”,一個高科技之谷。
1997年夏天,李彥宏離開工作了三年半的一家金融信息公司,從新澤西州踏上去硅谷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之路。
硅谷是李彥宏心中的夢。那里有HP、SUN、網(wǎng)景、Yahoo?、Oracle,那里有Internet和VC?投資商 ,那里有斯坦福大學和加州伯克利分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寸陽光,都是那么讓他向往。
威廉·張站在Infoseek大樓的門前迎接他。這位Infoseek的CTO來自臺灣,哈佛博士頭銜,從工程師干到CTO,也算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江湖高人”。他在一次學術(shù)會議上,與李彥宏邂逅相遇,談技術(shù),談大陸,談臺灣,談中華文化,談互聯(lián)網(wǎng),談搜索引擎……人逢知己。威廉·張極力慫恿李彥宏,到硅谷Infoseek共謀發(fā)展。
李彥宏原來供職的那家金融信息公司,實際是道瓊斯屬下的一家專門分析財經(jīng)數(shù)據(jù)的專業(yè)咨詢公司。李彥宏的頭銜是“高級顧問”,平日里接觸最多的就是財經(jīng)新聞,《華爾街日報》幾乎是每天的必修課,Yahoo?的楊致遠,網(wǎng)景的安德森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追捧出來的神話英雄,幾乎天天占據(jù)華爾街日報的重頭版面,李彥宏心里隱隱有了一股沖動——到硅谷去。
李彥宏一直想“做大家需要的東西”,加盟Infoseek使他興奮不已??粗刻煊袔装偃f人在使用自己設計的東西,他心里有說不出的滿足感。
李彥宏的住所離網(wǎng)景公司很近。網(wǎng)景當時是華爾街的“紅人”,開發(fā)了一個稱作“領航者”的瀏覽器軟件,連微軟都懼怕三分,股民追,媒體捧,是大家心目中的“富翁速成機器”。
李彥宏晚飯后常去網(wǎng)景公司附近散步,看著一棟棟辦公樓拔地而起,塵土飛揚的工地幾個月就變成了漂亮的網(wǎng)景工業(yè)園區(qū),讓他一次次地感嘆新經(jīng)濟的魔力。硅谷的中國工程師很多,李彥宏經(jīng)常去參加大家的聚會,大家聚在一起,哪家公司上市了,股票價格一路飆升啦;誰誰又通過options(股權(quán))賺了錢,別墅*到山上去了啦。
每一次談話都是一次躁動。
李彥宏很喜歡Infoseek的開發(fā)環(huán)境,大家相互之間比較尊重,氛圍輕松。對這位來自中國的工程師的技術(shù)功底,幾乎沒有人懷疑。有人這樣評價李彥宏在Infoseek的貢獻——威廉·張創(chuàng)造了第一代Infoseek,羅賓·李(彥宏的英文名)創(chuàng)造了第二代Infoseek。
李彥宏加入Infoseek的那陣子,這個公司既輝煌也痛苦。跟大多數(shù)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一樣,外面看起來像一團火、一尊神,內(nèi)部人覺得是一塊冰、一個坑。投資商給每家公司的壓力——市場占有率要大,現(xiàn)金流要健康,盈利能力要強——還真應了那句古話“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Infoseek和excite打得最厲害,Infoseek的前任總裁約翰遜曾想通過緊縮開支來拖垮對手,結(jié)果excite沒拖跨,自己反而被“拖垮”了。接替約翰遜的是36歲的哈瑞·馬超。
馬超果然不辱使命。到了1997年年底,Infoseek第四季度的收入達到125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5%,虧損為每股0.15美元,比華爾街預計的每股要少虧0.05美元。這是Infoseek上市以來最風光的一個季度。
1998年4月,李彥宏與威廉·張一起參加了布里斯班世界互聯(lián)網(wǎng)大會。在這次會議上,他認識了Google的兩位年輕的創(chuàng)始人。李彥宏的印象中,這兩個家伙也就20多歲,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
這個月還發(fā)生了另外一件大事:迪斯尼宣布購*Infoseek 40%股份。迪斯尼的加盟,使華爾街興奮無比,而對Infoseek的技術(shù)人員來講,卻是一段從天堂通往地獄的長路。迪斯尼的作風是典型的“排排坐”,員工的升遷主要看資歷,這對習慣了硅谷自由之風的年輕人來講,就像關(guān)閉了一扇面向大?;蛘卟菰拇熬啊@顝┖旮杏X到自己在Infoseek的美好時光已經(jīng)不多了,雖然這時候他已經(jīng)擁有50多萬美金的Infoseek股權(quán)。
1999年10月,中國*邀請了一批海外留學生回國參加“國慶典禮”,李彥宏有幸在受邀之列。這次中國之行,從根本上堅定了他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決心。此前的1998年夏天,李彥宏曾經(jīng)應清華大學邀請,在清華作了一次技術(shù)講座,搜狐的一幫員工也去聽他講課,課后這些搜狐員工鼓勵他:“你有這么好的技術(shù),還不回國自己創(chuàng)業(yè)?我們搜狐*你的技術(shù)!”。
從“國慶典禮”返回美國的李彥宏已經(jīng)無心再在Infoseek繼續(xù)干下去,他想起了好朋友徐勇。徐勇是李彥宏剛剛從東部闖蕩到硅谷的時候認識的,當時徐勇在一家制藥公司做*。后來,徐勇和一幫硅谷的中國人攢著拍攝的紀錄片《走進硅谷》,在北京電視臺和內(nèi)地其他電視臺還播出過。11月的某一天,徐勇邀請李彥宏到斯坦福大學參加《走進硅谷》一片的首映式,李彥宏約好第二天與徐勇談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大事。
《百度傳奇》之四——在美國淘金的日子
-本報記者黎和生楊子北京報道
《走進硅谷》首映式的第二天下午,徐勇應約來到李彥宏的家里談“大事”。李彥宏拿出一份“保密協(xié)議”,徐勇有些驚訝,但馬上轉(zhuǎn)為鎮(zhèn)定——李彥宏在硅谷兩年半,已習慣美國人的談話作風了。
徐勇在“保密協(xié)議”上簽了字。李彥宏說,“我們回國干一家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吧?!?
融資
徐勇也是北大的高材生,當然,這時候他在美國的身份是生物學博士后。
兩人一邊吃飯,一邊商量著各自在未來公司里的股份比例、職責分工、發(fā)展規(guī)劃等等。對于這兩個身處硅谷的“夢想家”來說,創(chuàng)業(yè)的躁動,對前景的向往,就像突然噴發(fā)的火山,一時之間,讓他們激動不已。
硅谷11月的早晨,秋陽如春。經(jīng)過一夜暢談,兩人美麗的新公司計劃已然“萬事俱備,只欠投資”。
他們的融資目標100萬美金。硅谷有的是投資家,據(jù)說一片樹葉落下,總會砸住三個VC(風險投資商)。然而這一次風向變了,VC們的口味不再是門戶,而是電子商務,其中商業(yè)模式B2B最受青睞。
沒想到在這種情況下,竟然有三家VC愿意給他們這家技術(shù)公司投資。這些公司看重他們新公司的三個概念:中國,技術(shù),團隊。徐勇找理由把一家不太中意的VC婉拒了,另外兩家,用他的話說,“熱情得實在無法拒絕”。這些VC當然不是錢多得沒處花,那天簽字前,有個VC借故偷偷到房間外打*問Infoseek的威廉·張,“這個羅賓·李真的很厲害嗎?”。羅賓是李彥宏的英文名。威廉·張告訴他,“羅賓在引擎技術(shù)方面,在全世界可以排前三”。兩家VC更放了心,有人甚至想獨投,徐勇和李彥宏覺得還是兩家一齊投資更好,一家60萬美金。
簽訂投資協(xié)議后,徐勇先回到了中國,李彥宏在硅谷多呆了一段時間,看看老朋友,陪陪妻子馬東敏。沒有妻子的幫助,他那本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硅谷商戰(zhàn)》不可能完成,也沒有今天的回國創(chuàng)業(yè)。
1999年圣誕節(jié),李彥宏登上了飛往祖國的飛機。這是他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抉擇。
8年前的這一天,他離開北大、離開家鄉(xiāng)陽泉去美國“鍍金”的一幕一幕,猶在眼前。
留學
李彥宏在北大讀的是圖書情報專業(yè)(先為北大信管系),自己卻喜歡計算機,和北大眾多出國留學的同學一樣,他廣種薄收,一次向美國十多所大學遞了申請,最后被紐約布法羅大學錄取。
布法羅風景秀麗,李彥宏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正是白雪皚皚,冰封大地。這所大學的計算機系在全美排名在前20名之內(nèi)。本來李彥宏是奔著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分校去的,但那幾年,美國的IT太火,中國的計算機教育在這些學校眼里,基本上還是“嬰兒”,根本不招中國大陸留學生。布法羅本來也不準備招大陸留學生的,只因為學校聘了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教授,在教授們的要求下,學校破例招了他們幾個中國大陸學生。
靠近尼亞加拉瀑布的布法羅大學,受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影響,一年中有6個月都下著雪。初來乍到,李彥宏白天上課,晚上補習英語,編寫程序,經(jīng)常在學校忙到凌晨2:00。李彥宏的勤奮,其實也是眾多中國留學生初到美國的真實寫照——補習,上課,打工。
李彥宏實在忍受不了布法諾夜晚冰徹的寒冷,十二分心痛地從留學盤纏中拿出1000美金,購*了一輛豐田二手車。校園里的停車場一到凌晨2:00就要清場,這是李彥宏在學校能呆的最晚時間。雪很深,冰很厚,每一次啟動車子,沒有10分鐘的預熱和打掃時間,汽車是根本開不動的。
李彥宏在布法羅讀書期間搬了三次家,第一次與一對中國夫婦合租,合不來,因為夫婦倆經(jīng)常在每月的*費上做假,比如,本市通話是不收月租費的,這對夫婦以為他不知道,非要讓他平攤月租費。第二次的環(huán)境不錯,但房東家養(yǎng)的那只貓,竟然讓他過敏。第三次與一個來自香港的留學生合租,雙方合得來,離學校近,很滿意。這一段時間,他的口語和專業(yè)英語都有很大長進,不像當初,很多專業(yè)課都聽不大懂。他在美國的留學生活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留學生們常常稱其為“磨合期”。
過了“磨合期”的留學生們總會有些躁動。比如,在校外*打工啦,參加組織校友會、同鄉(xiāng)聯(lián)誼會啦,總之“不閑著”。
1993年4月,李彥宏產(chǎn)生了出去“闖一闖”的念頭。5-8月是學校的暑假,呆在學校里也沒有什么意思,他決定去“打工”。
李彥宏在網(wǎng)上看了不少招工廣告,覺得合適的,就發(fā)一份簡歷過去,又一次“廣種薄收”之后,又一次驚喜的“幸運”——一家叫Matsushita的公司愿意接受他去做實習工作。
改變
去Matsushita的實習,改變了李彥宏的一生。
李彥宏要去一家公司實習的消息很快在中國留學生中傳開了——這家公司給李彥宏開出了每小時25美金的實習報酬,同等條件下,這家公司給的待遇之高,在留學生中幾乎聞所未聞。有趣的是,當他那位香港同屋問他“去的到底是哪家公司?”時,他不好意思地回答說“一家叫Matsushita的、名字怪怪的小公司”。這位同屋聽后大驚,“這還是小公司,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松下呀”。原來,Matsushita是日本松下的日文直譯。怪不得這么拗口。1993年5月,李彥宏在位于普林斯頓的松下信息技術(shù)研究所正式實習。這是他人生第一次走上崗位,靠自己掙錢吃飯的開端。普林斯頓是一個寧靜美麗的小城,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曾經(jīng)養(yǎng)育了愛因斯坦等大科學家,同時,這里也是工業(yè)界、尤其是IT界的研究基地。
松下的工作環(huán)境非常舒適,一進門就能看見大廳里的室內(nèi)花園。工作之余,李彥宏經(jīng)常坐在花園里看報紙,《華爾街日報》是他最喜歡看的報紙。
李彥宏從事的是OCR(光學字符識別)領域的研究。實習期間,他提出一種提高識別效率的算法,受到松下高度重視,以至于當他必須結(jié)束暑期實習回到學校的時候,松下竟然打破常規(guī),繼續(xù)聘用他在學校里*,并鼓勵他把這一研究成果寫出來發(fā)表。李彥宏后來在一次國際學術(shù)會議上宣讀這個研究成果的時候,得到國際OCR學術(shù)領域一位“泰山北斗”的賞識,在他的推薦下,這一成果順利發(fā)表在國際權(quán)威學術(shù)期刊《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上。
攻讀博士期間能寫出這樣具有國際水平的論文,導師認定他的博士文憑已經(jīng)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如果不出特別意外,松下一定會在他博士畢業(yè)后高薪聘請他。李彥宏的美國之路仿佛一片坦途。
《百度傳奇》之五陽泉小子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突然接到華爾街一家小公司的聘書,邀請他去做帶“工程師”性質(zhì)的“高級顧問”工作。李彥宏有些猶豫,自己在學術(shù)領域已經(jīng)有了“開門紅”,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將是“博士-教授-權(quán)威”的金光大道,而這條人生之路,是他從家鄉(xiāng)陽泉走出來時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師還是做科學家,李彥宏再次面臨人生的重要抉擇。
陽泉小子
-本報記者黎和生楊子北京報道
1994年暑假前,李彥宏突然接到華爾街一家小公司的聘書,邀請他去做帶“工程師”性質(zhì)的“高級顧問”工作。李彥宏有些猶豫,自己在學術(shù)領域已經(jīng)有了“開門紅”,接下來將順理成章是“博士—教授—權(quán)威”的金光大道,而這個理想,是他從家鄉(xiāng)陽泉走出來時就抱定的理想。
做工程師還是做科學家,李彥宏再次面臨人生的抉擇。
抉擇
李彥宏在美國留學的時候,正是克林頓和戈爾鼓吹信息高速公路的時候,以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為先導,美國經(jīng)濟牛氣世界,大批公司上市圈錢,各公司人才流動異?;钴S。
留美學生中這個時候流行一股風氣,只要有工作,讀博士的學生,大都拿了碩士文憑就走人。李彥宏很想拿到博士文憑再去工作,但這家公司的人對他非常熱情,老板對他的研究非常欣賞,而且兩人在學術(shù)上談得非常投機,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李彥宏最后決定放棄博士學業(yè),到這家公司作“高級顧問”。
李彥宏的科學家夢想就這樣破了。
人生的重要抉擇有很多,每一次選擇都是人生的轉(zhuǎn)折。每一次都想深思熟慮,每一次都是身不由己。
從山西陽泉到北京大學,從北京大學到紐約布法諾大學,從華爾街到硅谷,李彥宏每一步走得仿佛都那么自然,而每一步仿佛又那么艱難。
童年
李彥宏和他們那一代出生的人一樣,沒上過幼兒園,啟蒙教育也基本上是他的兩個姐姐教的。李彥宏五姊妹,三個姐姐,一個妹妹。李彥宏家門前有個小院子,支一塊小黑板,那是他三姐經(jīng)常給他們這幫小孩子上課的地方。那時候李彥宏最喜歡學的是數(shù)學。
李彥宏8歲的時候,被送到“陽泉一小”上小學。兩個月后,李彥宏隨著家庭的搬遷轉(zhuǎn)學到晉東化工廠子弟校。在那里,老師們覺得這是重點小學校的孩子,沒多久讓他當了副班長。當時的李彥宏對老師的態(tài)度是:哪個老師表揚他,他就乖乖聽誰的;誰要是批評了他幾句,李彥宏就會在課堂上調(diào)皮搗蛋。
大多數(shù)小學老師都認為李彥宏不是一塊學習的料,李彥宏也不覺得自己是塊特殊材料。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李彥宏給班上一位女同學遞條子,表達“愛慕之情”,被這個女生告到了班主任處,班主任通知了李彥宏的父母,老師和家長都來開“批斗會”,搞得他很沒面子,也算一場“桃色風波”。
李彥宏第一次知道什么叫壓力還是在初中三年級的時候,因為李彥宏一心想上大學,所以他想到陽泉一中讀高中。那所中學80%的高中生可以考上大學,是山西有名的“高考大戶”。
幾乎沒有
讓我流連忘返的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以前我一直以為在紐約或華盛頓,因為我們的清華、北大就在北京,這次去美國女兒那里,才知道原來是個經(jīng)驗主義的誤解,它在波士頓的劍橋城,它和另一所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都是波士頓的驕傲,也是來波士頓的人必參觀的旅游景點。女兒女婿他們就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后,我當然不能不去一睹這所聞名世界的大學的風采。
(一)
一個周日早飯后,我們到附近的站點等公共汽車,等了好一會兒,也沒來車,看到我焦急的樣子,女婿說,周日車少,一小時一趟,我很奇怪,女婿解釋,周日人們在家休息,出來購物或出去旅游就自駕車,拉著全家人出去,所以公交公司就減少車次。隨著私家車的不斷增加,我們國內(nèi)的大城市在節(jié)假日也有不少開車出行,但公交車里還是比肩接踵,擁擠不堪,我們的公交公司周日是不能減少車次的。過一會兒車來了,上車后看到,人真是不多,隨意找個座坐下,這時看見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者,手捧一本大書聚精會神,邊寫邊劃,旁若無人,就好像車上就是他的工作室,從面龐、眉眼、神態(tài)看,老者至少有80多歲,他這樣皓首窮經(jīng)、孜孜以求干什么?我感動也疑惑,這一幕定格在我的腦海中。我猜想他可能是個大學者?大科學家?或許就是個諾貝爾獎的獲得者,我問身旁的女兒,如果他是個著名的科學家,單位或*會不會給他配車,女兒說,不會,你有多大的成就,在這里只會得到業(yè)內(nèi)的肯定,同行的羨慕和敬重,社會的贊譽。別人沒人管,*更不會管。國內(nèi)則不同,如果有人有了成就或出了名,就要給你榮譽,給你待遇,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的所得,遠遠超過你的業(yè)務成績本身。
試想一個生活優(yōu)裕,政治上有地位,帶著各種光環(huán)的學者或科學家,還有心思去青燈黃卷,刻苦探求,努力奮斗嗎?在我們目前的經(jīng)濟轉(zhuǎn)型時期和浮躁的社會,不要說造假抄襲層出不窮,即或是按部就班,中規(guī)中矩的人,也難免不受金錢的誘惑,利益的驅(qū)使,而不能用心鉆研學問,艱難探究真理。當然是受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在一個追名逐利,金錢至上的環(huán)境里,誰還能集中精力,全心全意,不顧一切地沉下心來做學問,搞科研呢?我們也有許多知名學者,專家,教授,他們?yōu)樯鐣?,為大家追捧,不是他們的成果,不是他們的作品,是各種媒體精心炒作的結(jié)果,以至于一個初中沒畢業(yè)的下崗工人,幾個月時間成為營養(yǎng)專家,醫(yī)療大師。還有一些人熱衷于頻頻在媒體上亮相,人們不知道他們的成績,卻熟悉他們的面孔。在這樣的氛圍中,那些埋頭學問和科研的人,豈不是都成了低智商的傻瓜了嗎?我們離諾貝爾獎不是漸行漸遠嗎?車上老者的行為,也不是這里一切人的行為。他讓我感動,讓我說了這些不合時宜的話,我并不想否定一切,我同樣向我們那些精心致力于學問和科研,并取得成果的人表示敬意,他們是我們國家的脊梁,是國家發(fā)展的希望所在。在哈佛的一個站點,老人下車了,我望著那已不挺直背影。
(二)
到哈佛大學的一個站下車,走幾十步遠就到女兒女婿工作的化學系,這是一個老樓,看上去莊重典雅并不豪華,我們到正門準備照相,這時恰好從門里出來一個中國人,女婿和他熟悉,也在這里做研究工作,他熱情地走到我們跟前,聊了一會兒,他幫我們拍了我和女兒女婿的三人合照。他們領我進樓,到二樓一個走廊,兩面墻上掛著照片,一個大框里的是化學系現(xiàn)任教授的單人照,每張照片下面寫著名字。有點像我們有些醫(yī)院里掛著的醫(yī)生的照片,但那都寫著職務、職稱、畢業(yè)院校、成果、著作等等,而這些照片只有名字。女婿指著照片中一個看上去已經(jīng)年齡不小的人,說那個是他們的導師(現(xiàn)在都叫老板),已經(jīng)78歲了,還在工作,天天上班,風雨無阻,下大雪,雪深沒膝,還來上班。敬業(yè)精神可見一斑。和上述說的老者是個極好的印證。女婿說,他們每周也只休一天。今天本來是周日,可不少實驗室都有人工作,這可能是學校的風氣,抑或是壓力?女婿介紹這里面有三個諾貝爾獎獲得者,一個化學系里,竟然有三個諾貝爾獎,令人驚訝。諾貝爾獎是世界頂尖的獎項,社會科學、文學、什么和平獎不論,自然科學應該毫無疑義是本領域某個專業(yè)最高水平、最新成果的人,才能獲取。所以最受全世界的關(guān)注。我們至今沒人沾邊,有幾個華裔、二代、三代華裔獲獎叫我們興奮不已。的確和我們這樣的大國,那么多大學,那么多科研機構(gòu),那么多的教授和院士不相稱,是我們的努力不夠,還是我們的體制有問題?叫人深思。
我們在照片中看出幾個東方人的面孔,女婿告訴我們這里有兩個華人,一個姓劉,名字拼不準確。一個是女的,叫莊小威,她是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yè)的,來美國讀的博士,曾獲得2003年“天才獎”,是第一位獲此榮譽的華人女科學家 。2006年34歲被哈佛大學雙聘教授,既物理系和化學系的教授,能在哈佛謀一教職,談何容易,一是專業(yè)要是頂尖的,二是要說一口標準、流利、純正的英語。照片上的莊小威非常年輕,她在哈佛大學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單分子生物物理實驗室,帶領21名博士、博士后研究流感、艾滋病、SARS等病毒侵入宿主細胞的過程。她帶領她的團隊,在她的研究領域里一定會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對面墻上是化學系在讀博士生的照片,哈佛博士6年(可能美國都是如此),一年到六年每期30名左右,從臉龐和姓名可以看出每期都有2—3名中國人,從臉龐看是東方人,但不一定是中國大陸人,可能是其他國人或港臺人。從名字看,外國名字(如約翰、安妮)加中國姓(如Li、Wang)的華裔后代,漢語拼音有點怪的是香港、臺灣人,標準的漢語拼音就是中國內(nèi)地人??梢姛o處不在的華人,在這一流的著名學府里也有一席之地。女婿領我們?nèi)チ怂麄儗嶒炇遥讲僮魇?,每人一個真空操作臺,里面完全是真空,放的任何物品都不會污染和氧化,操作時把手伸進塑膠手套里。實驗室、微機室、資料室、會議室、休息室,接待室走了一遍,雖然是老樓,管理的井井有條,整潔干凈。雖是周日,女婿還有事要做,我們就離開了。
(三)
女兒陪我先到哈佛大學科學中心,這是一個比較新的建筑,但沒看到具體是什么時間建的。與那些深紅色的老樓比,它就有點靚麗美觀了,它顯出了近代建筑的風格和結(jié)構(gòu)。周日來這里旅游的人很多,有的是團隊,有的是一家,大人領著孩子,那些夾著書本或電腦,匆匆而過的,顯然是哈佛的學子。我們找到寫有“SCIENCE CENTER”(科學中心)的門,這樣一幢7——8層的大樓,怎么是這樣一個門?很平常的門,沒有高高的臺階,也沒有龍蟠玉柱。我提醒女兒,我們一會兒,到學校大門照幾張相,女兒說,他們來三年了,還沒看見哈佛大學高大巍峨的校門,有兩個都是不大的陳舊的黑乎乎的鐵門,沒有牌子也沒有校名。叫我想起國內(nèi)已經(jīng)停產(chǎn)多年,工人已經(jīng)下崗的工廠的大門,只不過這里的門,照樣吸引著各地的精英,照樣來來往往著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們。這一點他們遠遠落后于我們,我們?nèi)魏我凰髮W,都有一個或高高矗立,或富麗堂皇,或巍峨挺拔,或凸顯藝術(shù),動輒耗資千萬的校門,那是臉面,中國人最講面子,堂堂高等學府,豈能沒有面子,這點老美就遜色多了。如果把全世界高校的大門來一個排行榜,前一百名就會有不少中國的高校,有的甚至可進前十。而在學術(shù)和科技實力排名目前我們的大學無一進入百強。
我們進入科學中心,里面寬敞明亮,設施先進,旅游的人很少到這里,它是供全世界的科學工作者科研的地方,我們往里走,看到一面三米多高,十米多寬的巨大裝置立在那里,有人觀看,我倆湊到跟前,有介紹和說明,當然都是英文,我不認識,女兒告訴我,這是全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 1937年,哈佛大學物理系一個研究生霍華德?艾肯,提出他的計算機設計,IBM公司支持了這個年輕人,1939年派出四位有經(jīng)驗的工程師與艾肯合作。1944年,這臺程序控制的自動數(shù)字計算機宣告完工,在哈佛投入運行。無論體積、重量、性能和現(xiàn)在的計算機看不出任何相似,就像人和類人猿一樣,不可同日而語。我倆趕緊在這個龐然大物前,照了相作為留念。我以前在什么地方看過,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1946年研制成功的,并說三間房子那么大,顯然不是指這個。當然我們不能問,也無處可問,我們不是搞計算機史或科學史,有什么必要在這里求真兒。但叫我震撼,叫我激動,70—80年的時間,發(fā)展如此迅速,就像蒸汽機、電燈、火車、汽車、飛機一樣,完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說它是第四次產(chǎn)業(yè)革命也好,第三次浪潮也好,都當之無愧。這高大笨拙,簡單粗糙的大家伙,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它的早期設計*積累了重要的經(jīng)驗,對于現(xiàn)代高速電子計算機的發(fā)展起了開路的作用。它的設計者們,以巨大的才智和堅強的毅力,揭開了現(xiàn)代計算機發(fā)展的偉大序幕。不是我們永遠應該記得的嗎?不到80年,計算機發(fā)展的如此迅速,它無孔不入地深入到各個領域,以至于改變了全人類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生產(chǎn)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管你是否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已在信息化時代里生活,不管你是否擁有電腦,不管你是否在電腦前工作,我們的衣食住行已經(jīng)離不開計算機的服務。今天我有幸看到了信息時代的源頭了,它可能只是其中之一,也足以讓我興奮不已。
(四)
從科學中心出來,到外邊照了幾張相,看到一伙一伙參觀的人群,不少東方人的面孔,其中就有我們的同胞。我們看到一個樓前聚集了不少人,在那里爭相拍照,女兒說,那是哈佛塑像,到哈佛大學的人都要在這里照相留念,包括哈佛大學的學生,哈佛塑像的一雙銅靴被每年開學的上萬名各國新生以及游客摸來摸去,已是油光锃亮。我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照著別人的姿勢,右手摸著哈佛塑像的左腳,按動快門搶拍了兩張。像的基座上鐫刻著三行字:john Harvard(約翰?哈佛),F(xiàn)ounder(創(chuàng)始人),1638。女兒說,塑像并不是哈佛本人,哈佛大學也不是哈佛創(chuàng)建,哈佛大學建校時間也不是1638年。所以被哈佛學生戲稱“三大謊言雕像”。這所私人學府于1636年9月8日創(chuàng)立,原名是坎布里奇學院。1638年,清教牧師約翰?哈佛去世時,把他的圖書館和一半財產(chǎn)留給了學校。為紀念哈佛的慷慨捐贈,1639年3月13日更名為哈佛學院。1780年,哈佛學院改為大學。當年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照片,后來建雕像時,按照人們的想象,找來一個年輕英俊的小伙子來作模特兒,塑成雕像以資紀念。盡管如此,對于一心向往哈佛學風的年輕學子,和世界各地游人,這個雕像就是哈佛的象征,幾百年過去了,哈佛塑像依然矗立,正襟危坐,一本正經(jīng)地領受著哈佛學子和世界各地游客仰視的目光。哈佛銅像被人們譽為全美四大名雕之一(另外三座名雕分別是紐約的自由女神像、華盛頓的林肯紀念堂座像和費城的富蘭克林雕像)。而最令哈佛先生感到寬慰的是,查理斯河對面的這所學校不僅以自己的姓名來命名,而且她已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出色的大學之一。
盡管360多年對于漫長歷史的中國來說不算久遠,那只是我們的明朝末期,但對于200多年前才獨立的美國來說,哈佛大學則有著悠久的歷史。所以,美國人說先有哈佛后又美國。 我們在幾處地方看到了哈佛大學的?;?,由哈佛學院時代沿用至今的哈佛大學?;丈厦妫美∥膶懼癡eritas”字樣,意為“真理”。其圖案設計是以三本書為背景,在上面的兩本書上分別印刻有“VE”和“RI”兩組字母,而在下面的一本書上則印刻有“TAS”這組字母。三本書的背景則是一個盾牌圖案。哈佛大學的校訓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足見哈佛大學的一貫理念——信奉真理、崇尚真理、探求真理。
(五)
哈佛大學圖書館是久聞其名的,是世界上藏書最多,規(guī)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擁有館藏1500萬卷。但最近印象最深的是,流傳在網(wǎng)絡上的哈佛大學圖書館訓言或館訓,“此刻打盹,你將做夢,而此刻學習,你將圓夢”,“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殞身之人祈求的明日,覺得為時已晚的時候,恰恰是最早的時候”,“勿將今日之事拖到明日……”等等。有人說這是胡編亂造的,根本沒有這回事,但它正面的激勵作用,對哈佛并無損害,恰恰加深了我對哈佛圖書館的印象。我們來到這座建筑物前,正好一個導游用漢語為一群中國人解說,導游說,哈佛大學圖書館并不是我們看到的這一個,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圖書館,而且還有各類專業(yè)圖書館,共計90多座。分館大部分設在哈佛大學校園內(nèi),有的遠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市,甚至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其中燕京圖書館收藏有中國的珍貴圖書。拉蒙特圖書館是世界上第一個供大學本科學生專用的圖書館;魏德勒圖書館是哈佛大學藏書最多的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研究圖書館。我們面前的是堪稱世界大學圖書館之最的懷德納圖書館,坐落在具有370多年歷史的哈佛大學老校園南端,外墻采用了哈佛傳統(tǒng)的絳紅色,并配以白色大理石。十二根大理石圓柱氣勢恢宏地撐起門面,三十級寬闊的臺階直接通往圖書館正門。遠遠望去,既宏偉端莊又典雅簡練。我們不能到圖書館里,看看墻上有沒有訓言,當然也看不到“哈佛大學圖書館凌晨4點半”學生苦讀的景象,只能不失時機地抓緊照相。導游帶的這個中國團是山東的,說是來美國開會,不知是開什么會,女兒還為他們的一些人照了相。 出了圖書館,我們沿著草坪中的小路隨意向前走去。拐過去后,一塊高大的石碑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這塊石碑,高約三米,由一石龜背負而立。與一般石龜不同,該龜伸長龜頸,昂首向天,好像在吶喊,也好像在掙扎,使人感覺他在用盡最后一絲力氣來背負這沉重的石碑。走近細看石碑銘文,中華民國校友紀念哈佛大學三百周年慶典。1936年,時值哈佛大學300年校慶,中國哈佛大學校友會給母校捐贈了這座龜背大石碑,這是中國留學生在哈佛校園留下的一片集體足跡。當時,正是中華民族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生死博斗、民族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居然建碑揚威,真不辱我炎黃子孫。此景令人感嘆,更不能不照相留念。
哈佛大學是世界著名學府,而我卻只能浮光掠影,走馬觀花,作為景點欣賞,愿全世界的有志者能來這里學習,愿中國的大學能盡快走入世界一流大學的行列。
介紹美國的公共管理專業(yè)
MPA全稱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公共管理碩士,1924年初成立于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在美國主要分成兩類Master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和Master of Public Policy。MPA和MPP主要培養(yǎng)在公共組織特別是*及后從事公共事務管理或公共服務的管理者、領導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及高級職員。在培養(yǎng)過程中,重視實際能力與素質(zhì)的培養(yǎng),教學內(nèi)容面向社會實際,尤其是公共管理中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兩者在學習重點方面有所不同的是,MPA比較側(cè)重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而MPP則側(cè)重于從事政策分析方面的工作,比如婦女問題等等。
研究分支
MPA這個專業(yè)與MBA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這兩個專業(yè)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設立一些分支去研究,而MPA主要有以下分支:
Urban Planning、Nonprofit Management、Public Finance、Environmental Policy、Local Government Managemen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centration、Commun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等等,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職業(yè)目標側(cè)重于某一個方向進行學習。
公共事務 Public Affairs
城市政策與管理 City Management and Urban Policy
衛(wèi)生政策與管理: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非贏利管理: Nonprofit Management
*公共管理:Public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環(huán)境政策與管理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Management
信息技術(shù)管理: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公共政策分析:Public Policy
社會政策分析: Social Policy
公共財政與預算:Public Finance and Budgeting
院校分析
Harvard University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針對不同申請者,開設有4個專業(yè),分別是 MPP(公共政策)、MPA/ID(公眾事務與國際發(fā)展)、MPA(公共管理)和Mid-Career Mater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其中申請MPA要求有三年全職工作經(jīng)驗。MPP這個專業(yè)是人數(shù)最多的一個專業(yè),平均每年的新生人數(shù)在270人左右。MPA/ID和MPA2的招生人數(shù)基本相當,平均每年70人左右??夏岬险螌W院的教學特點是注重基礎方法論與政策研究領域的結(jié)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大量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肯尼迪*學院的政策研究領域包括以下6個方面:商業(yè)與*政策,*、政治和經(jīng)濟機構(gòu),國際和全球事務,國際貿(mào)易和金融,政治和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和城市政策。
Columbia University
哥倫比亞大學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是常春藤盟校之一。該校的MPA項目隸屬于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學制2年,每學年的學費為$38,272,由于該校地處紐約市中心,生活費比較貴,一年總共的花費在$64,550左右。每年有約900名學生申請該項目,約110人被錄取,哥大對國際學生比較友好,國際學生的比例大概為50%,其中每年錄取的中國學生在16人左右。該校的MPA專業(yè)為學生提供了6個專業(yè)方向:經(jīng)濟和政治發(fā)展,能源與環(huán)境,人權(quán),國際金融和經(jīng)濟政策,國際安全政策,城市和社會政策。在六個方向之外,學校同時提供多個可選內(nèi)容,足以看出哥倫比亞大學在次方向上的強勁實力。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研究方向:政策分析、城市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財務管理及分析、管理學、環(huán)境保護政策、國際政策、健康政策、社會企業(yè)管理。可以選擇的課程包括:應用政策分析、政策評論、戰(zhàn)略演講技巧、政策與政治、數(shù)據(jù)庫管理介紹、信息技術(shù)、財務分析、跨文化管理、數(shù)據(jù)管理、經(jīng)濟發(fā)展、企業(yè)管理、環(huán)境保護政策與規(guī)劃、道德與公共政策、財務分析、全球化與國際貿(mào)易、經(jīng)濟與法律、宏觀經(jīng)濟學、管理咨詢、金錢與政治、多媒體、談判、政策分析、人口與政策、項目評估、公共財務、房地產(chǎn)設計與開發(fā)、城市發(fā)展。側(cè)重于政策分析。
Syracuse University
雪城大學位于紐約州中部。雪城大學麥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是第一家授予公共管理碩士學位的院校,其MPA專業(yè)全美排名第一。麥克斯韋爾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有154名教員,其MPA專業(yè)強調(diào)專業(yè)發(fā)展,以為*和非營利性組織培養(yǎng)管理和領導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學制1年,學費$45,015。該院的MPA專業(yè)為學生提供了7個研究分支: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 國際與國家安全政策
Environment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環(huán)境政策與管理
International and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 國際發(fā)展管理
Public and Nonprofit Management 公共與非盈利機構(gòu)管理
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Financial Analysis and Management州*與地方*財務分析管理
Social Policy (Aging, Education, Health, Welfare) 社會政策(老齡化,教育,健康,社會福利)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技術(shù)與信息管理
MPA專業(yè)是一年的項目,總共25個學分,七月份開學。這個專業(yè)除了GRE,同時可以接受GMAT成績。但是對于申請人有預修課要求,包括數(shù)學mathematics,經(jīng)濟學 economics 和統(tǒng)計學statistics。
申請準備:實習
為了能夠申請到好的學校,我們應該選擇到哪些地方實習提高自己的競爭力呢?
*及國務院從屬部門
想要學成后進入*及國務院從屬部門的人員,在申請前應對自己進行軟件背景的提升,實習的表現(xiàn)和*調(diào)研活動是最重要的。比如在城市管理局實習就要多留意*對于城市規(guī)劃的方案,如果能夠提出建議則更好了。
非盈利機構(gòu)
在我國,非盈利組織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群眾團體組織,如專業(yè)學術(shù)團體、業(yè)余愛好者協(xié)會、消費者協(xié)會、個體經(jīng)濟協(xié)會、工會、婦女權(quán)益保護協(xié)會、退休人員協(xié)會、退伍軍人協(xié)會、宗教協(xié)會、校友會、同鄉(xiāng)會等,這類團體數(shù)量多、分布廣、社會影響大; 另一類是事業(yè)性組織,包括學校、醫(yī)院、圖書館、新聞媒體、出版社、文藝團體、科研院所、體育機構(gòu)等。在這類機構(gòu)實習需要了解其機構(gòu)的理念、進入實習階段第一天應對該機構(gòu)作一個大概的了解,這個機構(gòu)曾做過哪些工作,機構(gòu)的理念是什么,服務的人群又有哪些。多參與一些組織里的活動,分析這個活動的價值,能寫一些報告更好。
私營企業(yè)
深入到行政機關(guān)、公共事業(yè)單位,在某一個具體的管理崗位上,從事為期一個半至兩個月的和專業(yè)相關(guān)的實際工作,讓學生身臨其境,了解崗位工作的特點,認識其組織在公共事業(yè)管理中所處的地位以及運作狀況,了解組織的結(jié)構(gòu)特征、規(guī)章制度以及主要業(yè)務流程。通過考察和實際操作,能夠熟悉組織的業(yè)務流程、工作程序,收集有關(guān)資料,理論聯(lián)系實際,把學校所學知識應用到工作中去,進一步理解與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實際的管理經(jīng)驗和技能,提高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
以上就是好上學整理的紐約醫(yī)院校友會排名 讓我流連忘返的哈佛大學相關(guān)內(nèi)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請查閱好上學。
標簽:紐約醫(yī)院校友會排名??讓我流連忘返的哈佛大學??